对社会工作的几点感悟

发布者:五叶草发布时间:2016-08-31浏览次数:384

张雅丽

学习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已经整整两年了,进入大学刚开始接触这个专业听老师讲,听学长学姐讲,讲什么是社会工作,讲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讲了很多很多。专业课上了解专业理念,了解社工伦理,学习社工专业手法,学了两年,却到现在,我越来越迷茫。如果说最开始了解这个专业的时候它蒙上了传奇的色彩,我对它抱有无限的期待的话,那么这些神秘的面纱正在不断的了解中一层一层的被揭开,当它回归现实我却疑惑越来越多。这次实习就像一个契机,我特别渴望通过实践了解社会工作者究竟是如何工作的,究竟是怎样助人自助的。我想看到课本上描述的,老师讲解的之外的答案。

来到泉州的实习可谓是幻想破碎的第一步。我们被分到夏令营,说白了就跟支教差不多,我当时心里各种不满,我是来体验社工的啊,为什么让我干支教的活,我学的专业技巧又如何运用。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和我所实习的社工机构的一位资深社工前辈聊天,我恨不得让自己所有的疑惑都在她这里找到答案。她告诉我,这些困惑她也曾有过,她也经历过学校教育和工作实践的不协调,她的建议是一、心态的调整。必须意识到社工不是万能的,只是用我们专业的方法尽我们的所能,社工没办法帮助别人解决所有问题,能做的只是发现问题,链接资源,多方努力。还有不能急于求成,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为例,社工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能妄图以一己之力快速解决,这是不可能的,反而会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帮不到别人反而自己心里很有挫败感。二是目标的确定。目标的确定最好合理、已达成、可操作、可度量。这样的话目标的达成本身就是对我们的鼓励。比如说我们在夏令营中实习,我们如果把目标定为让每位营员都有所成长,那么这个目标就太宽泛而且不好度量。但是如果我们把目标定成帮助每个营员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那么就截然不同了。除了目标可达成性高之外,也符合暑期夏令营开设的初衷。目标的达成对我们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我又问那么助人自助理念如何贯彻呢?前辈的回答是:助人自助是总的理念,但是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小的理念,这些是我们社会工作者工作的依据但不是全部。我们不可能要求我们的每个个案每次活动都达到这样的高度。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小时候就知道的谚语从来没有像在此刻一样让我感同身受。我突然明白,是我一开始将社工神化了,理念的转变对于我对社工的理解又进了一步,同时对于这次实习我又有了新的认识。

让我值得深思的另一件事是夏令营中的这些小孩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只是在这个暑假短暂的来到父母身边,开学就要回到老家读书。老家多是爷爷奶奶照顾好几个孩子,有的孩子甚至被送到寄宿学校。这样的情况下何谈家庭教育。在夏令营中,有几个小孩子一点都不听话,我们尝试做个案,也家访过,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我突然就明白了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象。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家庭教育几乎是缺失的。假期短暂的相处父母根本就不会去严格要求孩子,只可能不听话的时候暴力相对。又或者短时间的教育能改变什么。假期结束后,孩子回到家乡读书,父母在外打工,一切又是老样子。这就是实际情况。作为社工专业,我们在课堂上不止一次的讨论过留守儿童的话题,我们搜集过资料,我们研究过现状,分析过原因,可这所有的一切都不及我今天的亲眼所见,我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我所了解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可我还是很震撼,因为他们就在我眼前,我没办法对他们视而不见。这些鲜明的例子远远比一组组数据更让人心疼。我请教过前辈,我这样做才能帮助到他们。前辈说得对,这种社会大现象,我们以一己之力不可能马上解决它们。但是,我们作为社工专业,对这些现象我们更敏感,我们可以尽可能多的搜集案例,总有一天可以帮到他们。

这条路还很漫长,我们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