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工”转出农村互助新风尚

发布者:五叶草发布时间:2019-04-27浏览次数:262


转转工”是土家族人过去乡邻之间互帮互助,大家集中一起互相帮忙干农活的劳动形式。在吴鹏生老人生活的石桥村,因为恩施州五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的到来,“转转工”又“重出江湖”,并以新的面貌,成为助力农村和谐的“神器”。


以往每到稻谷收获的季节,湖北省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的吴鹏生(化名)老人总是悲喜交加:喜的是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预示着这年又是一场大丰收;悲的是儿女都在外打工,高龄病弱的老两口想想要把几亩地的水稻收割并运回家,心里就直发憷。请劳务工吧,不菲的费用老人又有点承受不起。2018年的收获季,老人却不再为这些事发愁了,因为村里有了“转转工”,老两口不用动手,也不用花一分钱,以往需要他们干上大半个月的农活一天之内就干完了,看着金灿灿的稻谷堆满了院子,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转转工”是什么?“转转工”是土家族人过去乡邻之间互帮互助,大家集中一起互相帮忙干农活的劳动形式。“转转工”互相不收取任何劳务费用,主人只需为当天前来帮忙的村民提供饭食。不过从20世纪90年代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务工,“转转工”就逐渐萎缩直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收费形式的劳务工。在吴鹏生老人生活的石桥村,因为恩施州五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的到来,“转转工”又“重出江湖”,并以新的面貌,成为助力农村和谐的“神器”。


转转工”重拾农村互助优良传统


青壮远从工,村幽屋静空。田间耕种者,老妇鹤头翁。”当恩施州五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第一次来到湖北省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入户走访时,这样的诗句不由得浮上心头。石桥村是湖北省民政厅实施“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村,地处来凤县三胡乡西南部,距乡集镇4公里, 村里有3571412人,外出务工57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1%。村子里有留守老人87人,留守妇女21人,留守儿童39人。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繁重的农活负担完全压在了“三留守”人员的身上,“两老带几小”、“妇孺带几小”或是“两老守独巢”是村里人家生活的常态。如何帮助村民们缓解劳动力不足、劳务负担重、贫困家庭雇工经济压力大等问题,让社工绞尽脑汁,几度难以入眠。


一次偶然的机会,社工在田里与一位独自干农活的留守老人聊天时,老人无意中说到的“转转工”引起了社工的兴趣。细细打听之下,原来“转转工”是土家族人过去乡邻之间互帮互助,大家集中一起互相帮忙干农活的劳动形式。“转转工”互相不收取任何劳务费用,主人只需为当天前来帮忙的村民提供饭食。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转转工”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收费形式的劳务工。社工听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么好的传统民俗文化怎么能够消失呢?如果能够像以前一样再将大伙儿组织起来,岂不是刚好可以解决村民们的农活负担重和雇工经济压力大的问题吗?


社工决定在石桥村成立一支“转转工”农活帮帮团。为了全面了解整个石桥村的基本情况以及村民在农活方面面临的问题与需求,社工先进行了入户走访,了解留守家庭每年雇工的大概支出情况。经过了解,社工测算出一个普通留守家庭每年的劳务费支出大约在2000元左右:犁地400元,种植水稻400元,摘茶叶400元,收割水稻500元,宰猪300元。这对于贫困户家庭而言真的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他们对此也颇有些无奈和抱怨。


715日,通过社工近两个月的走访和动员,石桥村“转转工”农活帮帮团在石桥村村委会正式成立了。报名参加“转转工”的人员达到27人,其中男性3名,女性24名。“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成立大会上村民们热情高涨,为“转转工”更好地开展建言献策。


转转工”农活帮帮团的 “处女秀”就是帮文章开头提到的吴鹏生(化名)老人收割稻谷。一大早,“转转工”成员就来到了吴老的地里干活,中午都顾不得休息。“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番紧张的劳作,傍晚时分,稻谷全部收割完毕并运回了老人家。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以前我和老伴儿要花近半个月才能将谷子收完,而且还要花钱请人运回家,今天一天的功夫就做完了,真的是谢谢大家了!”让社未料到的是,晚饭后两位老人亲自过来非要报名参加“转转工”,他们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其他村民出份力。


你帮我,我帮你,我们一起帮大家,互帮互助活动就在村里热热闹闹地展开了。短短几个月时间,“转转工”成员帮村内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及贫困家庭完成了收稻谷、收拾茶田、锄草等十多次农活。


社工对 “转转工”活动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统计,每一位“转转工”农活帮帮团的家庭,每年至少可减少劳务费开支1000元左右。除了省钱,大家聚在一起劳作,不仅整合了有限的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搭建了村民相互交流的平台,增进了邻里感情。村民们纷纷为“转转工”点赞!


夕阳红之扯白空间”


干完活了,再去广场扯扯白、跳跳舞、运动一下,是如今石桥村大多数村民的日常生活写照,当然,这也是社工来了之后他们生活发生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利用“转转工”平台,同时也为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社工在石桥村搭建了“夕阳红之扯白空间”(“扯白”,土家语,即两人或多人聚在一起,友好的交流,谈天说地的意思),村民们在聊天互诉、排解孤独、增进感情的时候,社工则留心记录下村民的言语,特别是老年人言语之中透露出来的优秀土家族传统习俗、家族文化、宗族文化、姓氏文化,并做后期加工,整理成当地可传承发扬的文化,通过宣传栏、民俗小册子的形式得以宣传和传承。同时,社工每季度定期组织村民举办大型趣味运动会、赛龙舟等活动,引导村民发扬协作精神,让他们在欢乐的集体活动中联络感情、释放激情,不断调动村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增强村民对村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助推石桥村乡风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五彩阳光课堂”呵护田野的花朵


大人下地干活、小孩则在田间玩耍”,这看似自由快乐的时光却隐藏着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弱化、儿童成长生活单一等问题,因此,针对石桥村的困境学龄儿童,社工为他们量身打造了“五彩阳光课堂”,分为“家庭作业辅导”“安全教育”“兴趣特长培养”“环保卫生”“感恩课堂”等五个子课堂。近两年来,依托“五彩阳光课堂”,社工对10余名问题较严重的留守儿童开展了个案服务;利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梦想学习、安全守护、心理成长、家庭教育等为主题的小组活动20余场次;开展了花海一日游、社区运动会、健康宝贝生日会等大中型社区活动10多场次。“五彩阳光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知识积累、特长培养、智力开发、心理健康、感恩认知等多种需求。


小小的“转转工”重新唤醒了村民心中的那份记忆与淳朴,小小的“五彩”社工为村民打开看世界的新视角。


(执笔人:吴欣,项目实施单位:湖北省恩施州五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来源:社工中国网